Post
老蛮搬运 首先感谢账号异常期间 @t-t-t-w 帮助不方便获取信息的朋友们及时更新资讯。 在此有一个提议和一个提醒: 1.我是抱着救人的心思冒险做这事,也陈述过潜在风险。 所有抱薪者的付出都不该被忽视。 我希望TA能获得应有的感谢。 2.晚些时候如果有时间,我会更新现在管控的程度及潜在风险。 供t-t-t-w和其他有助人之心的朋友知晓,然后我们再谈其他。 好,说回ai。 (长,不喜自跳) 个人对ai的角度会偏资本层面,所以和老蛮有差异,仅供参考。 1.ai赛道现在对于资本市场的地位,约等于互联网科技革命。 2.它的应用场景和生产力提升已经到市场应用兑现结果层面。 比之互联网时期。 约等于在线支付出现,msn聊天开始普及,电子邮箱对企业的沟通优化开始体现在财报上。 我们在当今可以看到。 ai应用比较成功的企业,在订单提升。 内部辅助工作优化引发的减少人工等实打实的利润优化,持续体现在公司季度报表上。 (有观点说这种优化在利润上的体现为一次性,不可持续。 个人更倾向于可持续,但是增速会明显放缓) 也是巧,就在刚刚,美股号称ai使用广泛,辅助了俄乌战争的“PLTR”跳空高开,实时涨幅27%。 (个位数我是连改三次,刚打完,又涨了,索性打了个预估的数字,特么截止发帖的时候,还真给我卡这了。) 真金白银,不说用脚投票吧。 敢这么进来炒,没点能炒的东西,炒得动? 关注这块的多少也听到过:比如说药物结构推算等理论上可行,目前还没能在财报呈现结果的“大饼”。 再就是看到如deepseek这仅“优化算法”导致的市场短期巨震。 都显示了市场对这个技术赛道抱有的期待有多大。 这么说吧,人类的科技进步停滞太久了。 而要摆脱全球性的经济萧条,最有希望的方式是科技突破。 而突破方向上,目前看短期里概率最大,落地可能最高的就是ai。 核聚变,储能技术突破,量子技术进步,宇宙开发应用等都还遥不可及。 所以只能看好ai,押注ai。 至于ai能不能对得起现在这个高估值,我也可以很明确得回答,大家心里都清楚,这个泡沫一定会破,破的时候一定不值,腰斩都要惊讶,才跌这么多?! 不过资本市场的游戏就是这样: 1.这么重要的风口你不投?你不懂?涨这么多没你份?你又不是老巴,我为什么还要投你? (投资人对基金经理) 2.用别人的钱跟风炒主流赛道,赚了拿高提成,赔了反正赔投资人的钱,而且大家都这么投,法不责众。 (基金经理的私心) 3.资金堆叠之下,确实有可能跑出下一个亚马逊,腾讯,英伟达。 谁不想做腾讯的NASPERS LIMITED呢。 只要投的里面有一个跑出来,职业生涯稳了。 (基金经理的小算盘) 再说个人对ai前景的看法: 1.这是个有潜力的赛道,主流观点被颠覆的可能性很小。 但是它确实也有可能会发展成人类进化过程中毁灭自己的红球,需要时刻留意奇点异变。 2.如果一直在可控范围内发展。 注定会经历泡沫最后的极速膨胀,破灭,沉寂,浸润成基础设施。 这么一个过程。 对相关股价感兴趣的可以参考腾讯。 3.ai时代,数据好比工业时代的石油。 按传统线性逻辑推演,当然只有喂养真实数据才能推算出合理结果,基础数据都错的,那结果就不可能对。 我国就不用说了,别说政府数据,就是政府内部的ppt报告都不允许做为基础数据喂养,所以想靠ai辅助做政府内部的工作报告,呵呵,想吃屁。 国外隐私问题也一直限制数据的采集使用,以后一定会出数据库问题等黑天鹅事件,进而导致更严格的数据管制,那数据从哪来?高昂的数据成本怎么压低? 其实解决方案特斯拉已经在做: 自动驾驶的路况数据不够,处理紧急状况的现实成本太高。 那我就自己模拟创造路况和各种极端情况,来训练自动驾驶。 同样的逻辑。 一个行业所有公司的数据难拿到,小公司的容易吧,中等规模的小样本采集得到吧,大公司搞两三个总有吧。 剩下的无非是搭模型推演,验证,校准,优化,重复。 不需要那么多真实数据,也能把真实世界的这种可能性以概率的方式模拟出来。 公司是这样,国家也是,在不断的模型和算法优化下,只要能源够,时间足,都是能堆出来的。 至少在接下来一年,比较确定的是ai软件应用和ai应用会是互相成就的一年。 同时也是黑天鹅频发的一年。 说好听点,这是短线高手可劲浪的一年。 也是很看运和命的一年。 这里提三个醒: 1.财不入急门。 2.想靠一把梭搞场大的突然暴富的人,往往会成为其他野心家脚下无人收敛的尸骨。 3.十分钱,赚五分,三分敬天地,两分谢气运。 心怀感恩和敬畏,磕长头,享长运。 2025祝大家都发财,行好运。
0
0